伊莉討論區

標題: 我們《認得幾個字》?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sanple1    時間: 2014-2-4 08:16 PM     標題: 我們《認得幾個字》?

第一次在誠品翻到這本書,我馬上就確定「這是一本我要閱讀的書。」
到終於把它捧在手上時,還忍不住對封皮的幾行節錄起了共鳴:「雖然
只是幾個字,卻含藏了豐富的文化。我們的世界,都在裡面。」

這本書,說是散文,卻也不完全是散文,但也不能用《說文解字》來比
喻。也許可以說,這是張大春為了一雙年幼兒女所寫的啟蒙之書。然而
,書裡面所講述的,字的故事,我也不了解半數。

節錄了城狐社鼠(在網誌),因為我對這篇特別的有感觸。

不光是裡面所講述的一些教改措施,也因為我對於「教育孩子」這件事
情,有一個美好的憧憬,所以對這篇文章也就有著很深的共鳴。

有時候聽到同學/老師說,你幹嘛看一堆沒有用的書,要看就要看paper
,那個才對你有用。

所謂「有用」,究竟是什麼樣的定義呢?

媽咪從小放我跟小妹在書局裡消磨一整個下午,隨意的吸收各種知識想法
;從兒童圖畫書、科普漫畫開始,家裡永遠有看不完的書。到如今,浸淫
在科學研究中,我卻總會想,面對自己的文化時,我應該用什麼態度?也
許,生活中,最需要重視的,是自身所處的文化根源。前幾天翻了原研哉的《設計中的設計》,裡面有很多很棒的觀點,其中一
個re-design的概念和活動,我特別欣賞。

原研哉召集一些設計師,把日常生活中的用品換個角度重新設計,除了原
有的使用性之外,另外加上一些觀點,如:尊重人、並幫助克服心理障礙
的成人紙尿布,或是隱形但直覺的傘溝等等,諸如此類的設計。這個展覽
進行了全球巡迴,除了設計新觀點,也加入日本文化本身的傳統觀念,而
日本,也因此把自身傳播/行銷到全世界。

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」,這是個老生常談,觀看日本在發展過程中,仍然
重視傳統,並對文化重新發想運用;反省之後,要如何保有台灣既有的文
化本身,卻一直都是新世代的課題。

張大春在《認得幾個字》這本書中提到,「不是只有那些晦澀、深奧的字
句在孤寂中死亡,即使是尋常令人覺得熟眉熟眼的字,往往也在人們『妥
善保存而不提拎出來擺佈』的情況之下一分一寸地死去。殘存而賴活的意
義,使用者也往往只能任由其互相覆蓋、滲透以及刻意誤用的渲染。」這
些例子多的不勝枚舉,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找找這本書來看,但隨意轉開
電視,我們看到多少穿鑿附會的說詞,「新的字義」不斷被發明,「舊的
文化」卻也隨之從人們的認知中消逝。

對於「漢語文化衰敗」扮演了推波助瀾角色的媒體,張大春說:「近些年
台灣進入一個集體弱智時代,家家戶戶在電視機名嘴炒作政治議題的誘導之下,不但付出了時間、還賠上了情緒,所以『多言以及胡言亂語』成了
極其普遍的傳染病。」在媒體自詡為第四權的時代,應該培養的是「明辨
是非的眼光」和「包容的心態」。

海納百川,卻不是照單全收,海洋是沒辦法消化污染的,我們也是。

為了不忘本,需要努力,「認字,從來就不只是國語文教育,更是情感教
育。」在許多字構成的閱讀中,認識字的故事,與人的故事。
作者: elsa1292    時間: 2014-11-28 04:42 PM

多少人出社會後,還會翻查字典,我身性疏懶之故,識其字,卻不知其深度,張大春用身旁俯拾接是的文字,追根朔源,有趣至極,即便不能因此學富五車,也能溫故知新,大好的一本書。
作者: w22938427    時間: 2014-11-29 12:59 PM

我覺得這本書很有意思,介紹了很多常見的字,但其後面的淵源、用法、典故大都是沒有聽過的,看著很覺新鮮有趣。同時作者的敘述不致流於艱澀枯燥,將它當成一篇篇的小故事看滿不錯的,而且我覺得這本書也很適合學生們看,讓他們知道國學也有有趣的一面。




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(http://www203.eyny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