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完整版本: 老牌靜電冷門動圈,Martin Logan Mikros 70 試聽隨筆
頁: [1]

zhang230631 發表於 2016-4-10 05:39 PM

老牌靜電冷門動圈,Martin Logan Mikros 70 試聽隨筆

俗話說得好,新年新氣象,每年都會有新的敗家計畫,敝人在下我也無法例外,儘管有時追求好聲音的代價高昂,卻渴望發掘潛藏在平實價位中的「好聲音」,之所以喜愛 Mitsubishi Electric、Panasonic、Pioneer、Philips、SONY、FOSTEX、TEAC、YAMAHA 等品牌並非沒有原因,原因在於日系品牌高階或頂級製品的認真製作精神,幾乎可用「專注完美 近乎苛求(註1)」形容之。

至於聽音樂、玩音響最重要是個人喜好,如今各大音響和影音品牌百花齊放,每家音色、技術與設計理念大不相同,從中找尋理想聲音是眾位音樂、音響愛好者的必修學分,當然不選修不會被當啦(笑)!

然而,在大時代的耳機熱潮底下,總有機會發覺到為數不少的音響品牌的跨界之作,譬如近年來的 Bowers&Wilkins、Focal、Sonus Faber 汲取喇叭研發之經驗,打造為數不多的隨身耳機,論及耳機界相對冷門的 Martin Logan,其最為擅長製作靜電混合動圈喇叭,早前推出兩款動圈耳機反響低迷,甚至未見詳細討論與心得。為此特別整理成一篇試聽隨筆心得,供找尋類似靜電般細膩詮釋或者平價好物的同好們賞讀,如有更多看法歡迎分享!


老牌靜電冷門動圈,Martin Logan Mikros 70
從最初發燒開始,至今聽過無數款耳機,然而卻有一款冷門耳機 Martin Logan Mikros 70 悄悄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; 當初是耳機店內常客意外推薦予我,初聽後驚覺不得了,方才在【聽感記敘X】STAX 靜電耳機巡禮 in 源音 一文文末特別提及,歸究其主因,不外乎是動圈單體竟然實現細膩、清澈、猶如靜電般的中高頻表現,低頻段量感豐沛不失躍動感,躍動感即是瞬態、動態能力皆達到相當水準,行有餘力地表現低頻段的極大起伏,即便是稍大音壓的情形之下,亦能夠表現出低頻層次與細節,聆聽起來非常有活力!

在解析力方面,搭配訊源 FiiO X3 驅動得知,Mikros 70 比起同場聆聽的 DUNU DN2000 來得優異,細節呈現密實甚少有顆粒感,未如後者那般刻意強調線條感,更別提海外水貨性價比卓越,美國亞馬遜商店最低價格僅 99 美元,現今維持在 149.95 美金,該不會又是一款超值選擇的耳機了?

我的主觀看法是,如預算充裕、可以接受公司貨價格,最高延長至兩年的保固不失為一種選擇,儘管價格差距令公司貨的優勢消彌不少,建議謹慎考慮為好,畢竟亞馬遜商店的特價活動極其划算,曾經錯過 99 美元的 Mikros 70 就此悔恨不已。

續上文,難得在隨身耳機中發掘如此「特別」的聲音,除卻聲音風格之外,Mikros 70 採用 6.6mm 的動圈單體素質相當高,通常微型振膜相對於大振膜更容易控制,因此保證良好解析力與清晰度之餘,亦顧及良好瞬態表現,雖然難以呈現出完整、宏大的規模感,換得獨特或稱之為奇葩的「低頻躍動感」。

換言之,Martin Logan 作為傳統靜電揚聲器品牌,興許借鑿該品牌的靜電高音混合動圈中低音單體調音,縱然是一單元動圈耳機,依然有著 Martin Logan 的獨到詮釋,其調音能力可見一斑。

此外,不必如同靜電耳機必須配備專屬驅動器,亦是無可取代的優勢之一,喜歡與否見仁見智,至少我並不排斥,Mikros 70 未如同部分強調低頻的耳機,過度追求而犧牲中高頻表現,無論配戴感、隔音性均無問題,可謂是一款非常平價、好聲、有特色的入耳式耳機。

Mikros 70 並非是一款難驅動的耳機,當時將 FiiO X3 設為低增益聆聽,便能夠發揮該款耳機的特色了,不必浪費過多的驅動力,因多數入耳式耳機更講求前端之於耳機單體的控制能力,輸出功率貴精不貴多、貴在精純不貴在量餘,因此設置為低增益全然足夠了。

然而,稍嫌兇猛異常的低頻呈現興許受到訊源風格影響,日後 / 將來 / 有機會再來體驗各款訊源驅動之下的 Mikros 70 ; 若想找尋中高頻如靜電般清晰透亮、卻不損及低頻段量感與衝擊力的特色調音,不妨聽聽此款冷門耳機,肯定會有新發現與新體悟!

再來提及缺點部分。僅以萬元價位的入耳式耳機標準評斷,Mikros 70 中高頻段細膩之高,唯獨低頻段卻是常見的動圈風格 : 「渾厚、活潑、有力」,並未如真實靜電系統來得緊實且形體感鮮明,彷彿是真正看到聲音輪廓那般清晰異常,在此不提定位 STAX Lambda 的中高階系列更遑論是 Omega 頂級系列,縱然比之 STAX SRS-002 此套隨身靜電系統,Mikros 70 亦無達到靜電特有的全頻段通透與細膩之感。

Mikros 70 如此風格迥異、堪稱奇特的中高頻與低頻段表現,總不免有相當地違和感,我認為是採用動圈發聲方案的侷限之一,以美國老廠 Martin Logan 的靜電揚聲器設計經驗,應當挑戰靜電耳機,最少靜電發聲技術的缺憾之於耳機的影響幅度甚小,更能貫徹靜電般分毫畢現的微細節再生能力。

上述為個人的主觀看法,未必合乎於現實,我們知道設計喇叭與耳機有相當大的差異點,如何將揚聲器所開發之技術,徹底應用至狹小的耳機腔體,非常考驗廠家的微型化實力,也是一門值得長時間探究的領域。

綜觀近十年來的音響演進史,不少知名喇叭品牌在兩聲道音響領域頗有建樹,技術革新能力非常強,對於單體研發與振膜創新處於領先前列,在歷史洪流中僅推出過數款耳機,最終卻不了了之,不敵原本在紮根已久、持續開發耳機的眾多領導品牌,更別提碩果僅存的 STAX 成立至今,雖經歷破產與倒閉等不堪回首的過程,最終將關鍵技術傳承下來,今日方能享受到 STAX 細膩非凡、透明至極的美聲,若強求 Martin Logan 運用靜電技術開發耳機實屬勉強!

將時間點挪回現在,由於我尚未擁有 Mikros 70,今後是否入手未可知,自從去年底將 FOSTEX TE-05 脫手之後,沒有再購入入耳式耳機的打算了,畢竟離家在外少有聆聽耳機的機會,是否購買隨身耳機用於外出行程,著實是一件人猶豫不決的難題。

儘管今年 2016,我非常想敗「德制經典 百年工藝 正宗中的正宗 地球動圈拜耳動力 beyerdynamic)))) DT1350 監聽級貼耳式耳機(註2)」,奈何中途殺出程咬金,一刀將敗家慾望斬於馬下,至於是哪款耳機不便明說,有興趣請私下詢問唄!


【題外話專欄】冷門前衛的 Martin Logan Mikros 90
先前曾於 AndAudio 私下推薦過一位版友,最終結果是……卻在我料想之外地購入 Martin Logan 的隨身耳罩式耳機 Mikros 90,然則私訊內容已不可考,準確地說在茫茫的私訊大海中,找尋其中一則訊息實在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(笑)。

印象中,該位網友分享的 Mikros 90 聲音風格大致一脈相承,現今水貨價格相當實惠,此後搜索網路相關評論,雖不中亦不遠矣,可惜至今未有機會品評,加之過於前衛造型恐怕不符合我的審美觀,但有大好機會,肯定不會錯過!


【題外話專欄】Martin Logan  專訪文章之我見
文末囉嗦幾句題外話。現今耳機市場快速變遷,興許帶動整個產業的蓬勃發展,奈何因價格級距所致,中高階款耳機並非親民取向,更別提音源、訊源、前端皆須注重才是。按照往年經驗,1000 ~ 3000 台幣是普通人購買第一款耳機的常見價格關鍵,當然不乏直接跳級 100 等的稀有愛樂者,少數例外暫且不論,目前降價後的 Mikros 70 完全可以接受了,相近情形的 Philips Fidelio X1 / L1 / S2、Ultimate ears Triple.fi 10、Klipsch X10 也是跳水後更進一步拓開市場,對於愛好者們而言未嘗不是好事。

近日看過 Martin Logan 的專訪文章,內文提到嚴肅地欣賞音樂的途徑依然得回歸喇叭系統,之所以推出耳機是為建立形象,讓年輕族群從耳機體會到音樂之美,日後經濟能力提高以後,進而轉戰至原品牌的喇叭系統,我認為看法沒有對錯,從商業角度看待,普羅大眾之於音響廠牌的認識與著墨並不多,因此耳機是提高知名度、降低購入門檻的產品,當家本業才是維持固有利潤的關鍵原因,其產品思維與耳機廠牌迥異,無好壞優劣之分,純粹是出發點不同,僅憑喜好選擇好聲音即可。


[註1] 「專注完美 近乎苛求」引用於日本車廠 LEXUS 宣傳標語
[註2] 「德制經典 百年工藝」引用於德國車廠 Skoda 宣傳標語

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<div></div>

cp7733 發表於 2016-4-12 06:45 PM

什麼!!
夏娜大大選擇的是監聽型的DT1350而不是家用HI-FI的T51P
能夠使人放棄傳說中的  地球動圈出拜耳 正宗的正宗 百年工藝 十年磨一劍的DT1350,究竟是....

zhang230631 發表於 2016-4-13 09:58 AM

本帖最後由 zhang230631 於 2016-4-13 09:59 AM 編輯

cp7733 發表於 2016-4-12 06:45 PM static/image/common/back.gif
什麼!!
夏娜大大選擇的是監聽型的DT1350而不是家用HI-FI的T51P
能夠使人放棄傳說中的  地球動圈出拜耳 正宗 ...
哈哈,坦白說 DT1350 比較適合我的聽音喜好,家用 Hi-Fi 系列的 T51p 固然不錯,可惜音色偏暖,改走韻味美聲路線,我認為失去 beyerdynamic 的標誌性調音 — 那如同顯微鏡般分毫畢現的細節呈現能力(儘管沒有靜電誇張)、盡可能追求極致的瞬態表現與超強立體感,DT1350 都大致做到了!

無論如何,地球正宗動圈 beyerdynamic 今後再來購入也不遲,目前最期盼的耳機是 Technics EAH-T700,基於對松下 RP-HD10 的好印象,應該符合我對聲音的理解。
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

dun_hillz 發表於 2016-4-26 04:38 PM

沒有名器圖片 以供瞻仰膜拜 是唯一不足之處
頁: 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