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莉討論區

標題: 明朝第一位內閣首輔 : 解縉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t162083    時間: 2011-6-30 10:58 AM     標題: 明朝第一位內閣首輔 : 解縉

解縉天生聰明,六歲能詩,被稱為神童。洪武二十一年,解縉中戊辰科進士三甲第十名,授中書庶吉士。朱元璋非常器重他,命其常在身邊。一天,朱元璋在大庖西室,對解縉說:「我和你從道義上是君臣,而從恩情上如同父子,你應當知無不言。」次日,解縉即呈上萬言書,主張應當簡明律法、並賞褒善政。朱元璋讀後,稱讚其才。不久,解縉再次呈上《太平十策》進言。當時解縉在兵部從事,其言語時常輕慢。兵部尚書沈溍奏報此事,明太祖反而說:「解縉只不過以冗散自恣罷了。」數月後,朱元璋下詔,改解縉為監察御史。當時韓國公李善長因胡惟庸案謀反得死罪,解縉代替郎中王國用草疏鳴冤。此外又為夏長文寫草書彈劾都御史袁泰,袁泰因此深恨解縉。當時近臣父均須入覲,解縉父親解開入覲時,朱元璋說:「大器晚成,若以而子歸,益令進學,後十年來,大用未晚也。」解縉遂同父回鄉。

八年後,明太祖駕崩,明惠帝即位。解縉進入南京應天府,隨即有官員彈劾,並稱其違背詔旨,且母喪未葬,父年九十,不應當捨棄家人離開。於是解縉被貶為河州衛吏。當時禮部侍郎董倫為明惠帝所信任,解縉於是書信予董倫,請求謀職。後經董倫舉薦,明惠帝下詔命解縉入翰林院,擔任翰林待詔。

靖難之役中,燕王朱棣攻入應天府後,解縉歸降朱棣。朱棣隨後即位為明成祖,解縉升任翰林侍讀。隨後明成祖建立文淵閣,解縉與黃淮、楊士奇等人入直文淵閣,參與機務,明朝內閣制度由此開始。隨後,解縉奉命總裁編撰《明太祖實錄》與《列女傳》。書成,朱棣賞賜銀幣。其後又主編《永樂大典》。永樂二年,解縉晉陞為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,為內閣首輔。朱棣曾經召見解縉等人說:「你們七人朝夕相處,我經常在宮中稱讚你們的勤勉謹慎。往往最初容易謹慎,而最終仍然能保持下去的則很難,希望你們能夠共勉。」於是各賜五品官服等。恰逢立春時,朱棣賜其等金綺衣,與尚書地位相同。此後內閣進言,朱棣均虛心採納。
解縉很少登朝,且因才氣頗高,任事直前。其善於言辭,但對他人的好惡從不顧慮忌諱,廷臣多因其受寵而嫉恨。恰逢當時恰逢儲位未定,淇國公邱福稱漢王有功,當立朱高煦。明成祖則密詢解縉,解縉稱:「皇長子(朱高熾)仁孝,天下歸心。」朱棣並不回應。解縉又拜首稱:「好聖孫(朱瞻基)。」朱棣因此表示同意,儲君之事遂定。漢王朱高煦遂因解縉進言,而尤其忌恨。當時恰逢明朝大軍討伐安南,解縉上疏勸阻,朱棣不聽。隨後討伐成功,並設置郡縣。當時太子雖立,朱高熾表現並不令朱棣滿意。此時朱高煦更受隆寵,禮秩超過了嫡親標準。解縉再次諫言說:「這會引起戰爭的,是不行的。」朱棣隨即大怒,稱解縉是在離間骨肉。永樂四年,皇帝賜內閣黃淮等五人二品紗羅衣,並不包括解縉。次年,解縉因廷試讀卷不公而受連坐,被貶為廣西承宣布政使司參議。正準備赴任時,禮部郎中李至剛上疏稱解縉有怨言,隨改其至交阯,命監督化州兵餉。

永樂八年(1410年),解縉入京奏事,恰逢明成祖北征,於是他拜謁皇太子後就回去了。漢王朱高煦隨即伺機上書,稱其「私覲太子,徑歸,無人臣禮」,明成祖聽後震怒。當時恰逢解縉與檢討王偁在廣東遊覽山川,並上疏請鑿贛江以通南北。奏書剛至,朱棣即命錦衣衛逮捕解縉入獄。大理寺寺丞湯宗、宗人府經歷高得抃、中允李貫、贊善王汝玉、翰林院編修朱紘、檢討蔣驥、潘畿、蕭引高並及御史李至剛等人均連坐入獄。其中高得抃、王汝玉、李貫、朱紘、蕭引高病死於獄中。永樂十三年,錦衣衛都督僉事紀綱呈上囚徒名籍,朱棣看到解縉名字,並稱:「解縉還活著麼?」紀綱隨後藉機灌醉解縉,並脫光其衣埋到雪地中凍死。解縉死時僅四十七歲。隨後,錦衣衛查抄家產,並遷徙其家人宗室到遼東戍。
作者: moon61242002    時間: 2011-7-2 04:31 AM

永樂第一才子,但是因為自己捲入帝王家的繼承人戰爭,最後悲慘的死去
作者: st851430    時間: 2011-7-3 12:07 PM

從明朝開始  皇帝的權力就太大了  導致  朝廷臣子牽制的功能喪失
作者: b8812098    時間: 2011-7-3 09:13 PM

老闆的家務事還是少管啊...
不然命都沒了
作者: t162083    時間: 2011-7-6 02:20 PM

真的真的多少名臣死在老板手上
尤其是明朝
光是老朱在位就殺了3,4萬了
作者: kingjazz    時間: 2011-7-30 03:58 PM

朱家最喜歡殺功臣了....
其實以朱元璋的才幹,弄一下杯酒釋兵權應當也不是難事!
害的明惠帝沒有強將可用!
朱隸更是殺的最兇...不過是明朝最有膽識的皇帝~
作者: nomuralau    時間: 2011-7-30 08:50 PM

我只記得"明朝那些事兒"講到他時
只說他是整個明朝最博學的三個人之一
一個是他,一個楊慎,一個徐渭
不過這三個有同一個特點
就是仕途都很差
有時候念太多書念到腦袋壞掉也不好
作者: t162083    時間: 2011-8-1 09:55 AM

書讀太多不知變化
沒有自己的見解苦了自己一生
作者: woodstocktt    時間: 2011-8-1 10:35 A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作者: 901532001    時間: 2011-8-2 12:15 P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作者: lincburrows    時間: 2011-8-2 12:27 P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作者: 金色摩天倫    時間: 2011-8-2 06:11 P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作者: t162083    時間: 2011-8-3 10:13 AM

就是只會讀聖賢書
被書給害死
作者: henry3020    時間: 2012-4-11 10:41 AM

個性決定命運阿!
說的好聽是【對他人的好惡從不顧慮忌諱】;
講白了就是【不尊重他人】。
簡單說就是光會讀書卻不懂或是不屑世間道理,
如李斯、楊修。
唐朝裴行檢非常善於識別人才
曾說:讀書人能否擔任重任,首先在於度量見識,而後才是才藝。王勃等(還有盧照鄰、楊炯、駱賓王皆是少年而以文才享盛名)而氣質浮躁淺露,哪裡是享受爵位的材料!楊炯稍微沉靜,應該可以做到縣令,其餘的人能得善終就算幸運的了。
結果皆如裴行檢所言。
作者: kimo521521    時間: 2012-4-11 12:56 P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作者: wlvfg1233    時間: 2012-4-12 09:05 AM

只能說
家家有本難念的經
我覺得外人不要管的太多了
加上得罪太多人.有這個下場
是遲早.也覺得挽惜
作者: S3BL412_FB4748    時間: 2012-4-12 10:41 AM

三楊一解,想不到解大學士的下場如斯悲涼;所以古語云伴君如伴虎,是完全正確的。




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(https://www203.eyny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